Sally Watson
PrincipalOmnis netus faucibus
競爭力育苗計畫,是由中華瑪倉和平協會發起,並與學校共同執行的英語課後輔導班計畫。本計畫由協會提供經費資源,並與合作學校共同尋找合適之英語老師後,於學校為弱勢孩子開辦課後英語輔導班,讓這些孩子也能擁有好好學習英語的機會。
除了提供經費支援外,協會也安排專人定期到校觀課,隨時與學校及老師保持聯繫,持續討論與精進計畫不足之處,為孩子創造更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Ellen老師過去在國外的國際學校擔任老師,因為疫情的關係回到台灣。因緣際會,由於中山國小一位老師請產假,因而邀請Ellen老師至中山國小擔任代課老師,同時亦兼任本計畫的英語課輔老師。
本身是基隆在地人的Ellen老師第一次進到在地國小教學,非常驚訝原來在他的家鄉,有許多的孩子並沒辦法獲得足夠的教學資源。在他服務過去服務的國際學校,孩子們大多很早就接觸英語學習,也大多都能在學校用雙語學習。因此,Ellen老師也希望能好好利用自己在學校代課的期間,幫助基隆在地的孩子好好學習英語。
教育,不只是學習學科、技術,或是讀書的技巧而已。品德教育、團體合作、溝通表達……等等也都是教育很重要的一環。在校園裡,孩子在一起玩耍時難免會有小摩擦、小爭吵。許多師長在面對孩子的衝突問題時,時常會扮演仲裁者的角色,指出孩子的錯誤或訓誡、逞罰。然而,若我們永遠讓大人為孩子處理這些紛爭與情緒,我們永遠讓孩子學會自己面對衝突,並試著自行解決。身為老師與長輩,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避免或阻止衝突的發生,但我們可以帶孩子練習如何面對衝突,處理衝突。
這一天,兩個孩子吵架了。從老師們的角度聽起來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孩子來說卻是情緒滿滿的大事。Ellen老師覺得與其由老師來裁決、解決衝突,不如讓孩子彼此說說在衝突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以及自己有什麼感受。因為孩子需要的,常常只是一個自己能表達感受並被接納的空間,而不是誰對誰錯,誰該受到處罰。那天,透過Ellen老師的引導,兩個孩子彼此分享了剛剛發生了什麼事,說說自己的感受之後,兩個人就擦擦眼淚,又開開心心地牽手一起去玩耍了。不先入為主的判斷學生行為的對錯,並接納孩子的情緒,也是身為老師一項非常重要的修煉呢!
認識競爭力育苗計畫
如果你也想幫助弱勢孩子學習,可以點此連結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