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永續產學計畫】結合在職研究生多元資源,為教育創造更多可能性:臺北科技大學曾俊儒教授

中華瑪倉和平協會-教育永續產學計畫-教育永續-尚仁國小

什麼是教育永續產學計畫?

為了幫助弱勢的孩子能在學習上不因自己的出身而受到影響,中華瑪倉和平協會相信聚集來自社會各方的資源,並用有效率的方式整合運用,才能將影響力最大化,一同為改變台灣弱勢的孩子努力。因此協會成員除了為募集經費資源奔走之外,也希望借重多元領域的專業人士,將這些專業與教育結合,創造更多可能性。「教育永續產學計畫」即是在此背景脈絡下產生的專案計畫。

目前,中華瑪倉和平協會與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曾俊儒教授,以及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系蔡采璇教授共同合作,希望結合兩位教授的學術專業知識,並運用大學端所擁有的學術資源,一同尋找能為幫助弱勢孩子學習的解方。

教育永續提案 – 臺北科技大學在職研究生提案

除了上次曾俊儒教授帶領三位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的大四學生之外,這次教授希望讓他指導的在職班研究生能藉由「永續」這個主題做提案報告,為學校思考如何做到教育永續。在職班研究生與大學生不同之處在於,這些有工作經驗的「同學們」,各自都有擅長的工作領域,像是從事教職的老師,從事傢俱行業的設計師。他們都能運用自己在就職領域的專業,結合永續的概念為學校設計很棒的提案。

中華瑪倉和平協會-教育永續產學計畫-教育永續-尚仁國小

認識尚仁國小與教育現場觀察

這次,同樣由中華瑪倉和平協會協助協調,安排這些臺北科技大學的在職研究生至尚仁國小參訪,認識第一線的教育現場。在進到學校前,先由和平協會負責的專員允則為大家簡單介紹目前臺灣教育遇到的問題,學校現場的大致現況,以及協會目前正在各校協助弱勢學生發展的計畫專案。進到尚仁國小後,由允則與宜靜老師共同安排活動,讓這些在職研究生們能與學校孩子互相認識、交流,進一步認識學校環境以及孩子在學校的真實學習情形。經過這些活動後,同學們對於校園與孩子都有更多認識,對於要準備的永續提案也都有了想法。

最後,曾俊儒教授尚仁國小校長、主任、老師們與同學一起對談討論,讓同學們提出自己的初步提案想法,並討論是否符合學校需求,以及可行性。由於這些在職班研究生們工作專業領域各有不同,因此提出的想法也更加多元,不只是針對教學的想法,也提出更多關於學校環境、設備的規劃想法,希望讓學生的學習不僅限於教室內,而可以在學校的任何地方。

除了在職研究生的提案想法之外,曾俊儒教授也安排已經完成教學素材初稿的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大四學生,在本次活動中介紹他們為老師設計的雙語教學素材。這個雙語教學素材結合了低年級孩子在生活領域課程「垃圾回收」主題與英語學習,讓老師能透過生動的教學素材,在指導孩子們如何做好垃圾回收之外,也能學習跟垃圾回收有關的英文單字,讓英語學習與生活結合。

不管是在職研究生的永續教育提案,或大四同學的雙語教學素材都非常讓人期待,希望這些作品與成果最終都能幫助弱勢孩子好好學習,打破弱勢的惡性循環。

教育工作,非常需要實地理解教學現場老師與孩子的需求。曾俊儒教授深知這一點的重要性,因此無論如何都要帶著學生從台北親自到基隆一趟,讓學生能真正與孩子、校園接觸,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

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理念相同的夥伴,一同為台灣孩子的教育努力。

中華瑪倉和平協會-教育永續產學計畫-教育永續-尚仁國小

【補充資訊】

認識教育永續產學計畫

如果你也想幫助弱勢孩子學習,可以點此連結支持我們

歡迎留言

關於作者

發佈留言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